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兒童教育-國際新聞」標籤的文章

電子書包帶回家 寒假學習不中斷(台灣)

趙瑜婷、陳祥麟/綜合報導 2011-01-21 立定目標,寒假也是學習的開始。各小學昨天舉行結業式,宜蘭縣玉田國小首度以電子書包代替紙本作業,學生迫不及待翻閱英文有聲書,希望在寒假練好聽說能力。新北市石門國小學生更為自己定下「百年大計」,在今年達成和「一百」有關的目標,從寒假開始記錄過程。學生賴汶嫻說:「我要在今年看完一百本書,寒假期間要多到圖書館借書。」 玉田國小昨天發給六年級學生每人一臺平板電腦,內含英文雜誌、繪本、課程內容、中文圖書、益智遊戲,還能上網,大家都愛不釋手。學生陳知穎說,裡面有一百多本課外書,不必從圖書館辛苦搬書回家。電腦也會記錄看書時間,了解自己閱讀速度的快慢,訂定讀書計畫。 學生游家菁對於電子書包的多媒體功能很感興趣,她說,英文雜誌能夠「念給你聽」,自己跟著重複念,可讓發音更標準。 推動「百年大計」活動的石門國小教務主任許玉霞表示,「百年大計」鼓勵學生替自己定目標,但是如果計畫太難,容易有挫折感,太簡單又沒有挑戰性,因此鼓勵學生和老師、同學討論後,再決定哪些目標最適合自己。有了目標後,還要逐日記錄,學校特別製作紀錄表,希望學生寒假至少要完成一張紀錄表,培養持之以恆的態度。 全校兩百二十名學童設定的目標都不同,以運動、才藝、閱讀和英語為主。學生何楊晟喜歡和同學騎腳踏車,訂下的計畫是「希望跟林晉宇騎腳踏車一百天,每次騎三十分鐘。」吳忞蒚說:「我要背一百個英文單字,趁寒假多背一點。」王宥榛說:「我要每天跳繩一百下,跳繩一百天。」喜愛音樂的廖心慈則想要「吹一百首直笛曲」。

德國教育,不把兒童當“外人”

 新華網柏林6月1日電(記者唐志強 郭洋)在德國,很多人並不知道哪天是 兒童 節。兩德統一前,民主德國把6月1日作為兒童節慶祝,學校組織一些遊樂項目、父母送孩子節日禮物;聯邦德國的兒童節則在9月20日,主要以爭取兒童權利的政治活動為主。兩德統一後,不同地區的人仍然選擇不同的日子過兒童節。   雖然沒有明確的兒童節,雖然6月1日這天很多兒童不會過節,也收不到禮物,但德國兒童得到的關注並未受到任何影響。大到國家選舉、小到社區建設,德國人對兒童的關心體現在時時處處,沒有“小屁孩不懂”的傲慢想法,也沒有“不帶你們玩”的成人姿態,而是盡最大可能鼓勵、支持、幫助兒童參與、融入社會。   在德國的社區,沙地、蹺蹺板、秋千幾乎是標準配置,稍大一點的公園裏還有滑梯、攀爬網、小型足球場等遊藝設施。每天下午,如果天氣晴好,總能見到年輕媽媽陪著孩子在沙地裏玩耍,足球場內也常見年輕爸爸教兒子踢球的場景。   在體育運動方面,德國兒童並不只是小打小鬧,一些體育賽事中專門設置兒童組比賽。今年4月,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簡稱北威州)首府杜塞爾多夫舉辦了一場馬拉松賽,其中兒童組參賽人數達100多人。一些孩子雖然才10來歲,但已接受了四五年跑步訓練,每周訓練4到5次。不過,大部分家長並不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專業運動員,而只是為了滿足孩子的興趣。   除了體育,閱讀也是德國注重培養兒童興趣的領域之一。今年3月的萊比錫書展專門為兒童開辟展廳,聚集兒童和青少年讀物出版商,設置“聚焦教育”主題。除了展示書籍,書展還舉辦讀書會和體驗活動,作者把自己的作品讀給孩子們聽,小讀者還可以親身參與書籍的印刷過程。同時,書展推出指南服務,為兩歲至14歲孩子推薦不同年齡段的書目。   孩子天性好奇,德國大小科技活動自然也不會忘記這些小觀眾。5月30日,一個“船上科技展”在柏林開展,主辦方將船艙布置成一座科技展覽館,展示未來城市的模樣。無論是展品設置還是說明文字的選擇,都體現出針對兒童的用意。一些展示項目用樂高積木搭成,一些知識的宣傳也選擇了互動遊戲的方式。開展當天,不少兒童和青少年或被父母帶領或與好友結伴登船參觀。   德國鼓勵兒童參與社會,不少機構的網站上都辟有專門針對兒童的網頁。在科隆大教堂網站,一個名為“孩子們的大教堂”網頁以卡通漫畫、人聲朗讀等形式介紹教堂信息;德國環境部網站則以互動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