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浸信會幼稚園 -任淑芳校長
現今教育不斷轉變,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先生提到「提升學前教育工作者的質素是非常重要的」,可見教師培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然而,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雖然重要,學校本身的教育理念、方向亦不容忽視,教師須配合學校的需求才有助於學校發展。以下將探討校本培訓與校本管理及教師發展的關係,並將檢視三者對於學校發展的重要性。
(一) 校本管理、校本培訓及教師專業發展之關係
校本管理的要旨是把更多權責下放給學校,讓學校有更多的自主權來管理校務、資源和訂定學校發展方向及計劃。保證校內質素的最佳辦法是實施校本管理,即讓學校體系之主要成員參與,共同制定最切合學校和學生需求的學校目標和質素指標。「學校管理新措施」自1991年推出以來,提供了一個鼓勵學校不斷進步的校本管理架構,並已成為推動優質教育的重要精神。學校則配合教統局,推出表現指標,建立學校的自評概念和教師的自評文化,讓教師清楚地認識到自評的好處及推行方法,並開展有關自我評估的培訓活動,以求達至以學生為中心、質素為主的管理制度。就此,校本管理的推行衍生出校本培訓的需要。
校本培訓乃針對機構發展需要而給予教師的適切的培訓活動。例如,當學校推行戲劇教學時,需順應發展需要,安排有關戲劇教學的工作坊、講座及分享會,讓老師透過校本培訓,在加強專業能力、專業技巧和方法的同時,也能夠了解學校推行活動的目的。這樣便可以提升他們的郋チ霂嚏C然而,校本培訓雖然是針對學校的發展方向訂定、能夠配合學校的路向、提升教師校本的專業發展,教師本身的專業發展卻不容忽視。 幼稚園不可或缺的四個條件之一是「教師自身的學識要高,技術要精」,這不單只需要針對校本需求來訂定校本培訓,教師校外進修的專業發展培訓亦不可缺少。教師繼續專業進修,不僅可以擴闊專業領域、提升專業地位,還能夠幫助他們在策劃課程、活動時,從多方面來思考其可行性;此外,這些進修亦幫助教師在困難面前學以致用,得以靈活、獨立地解決問題。
綜合而言,校本管理、校本培訓及教師專業發展三者間的關係是環環相扣、互相影響的。良好的校本管理透過學校自評來了解學校的強弱機危,然後根據自評結果訂定學校的發展方向,並策劃適切學校的校本培訓、設計有關學校發展的培訓活動。除此以外,還須加上教師專業的發展,——教師可藉專業發展,提升個人的專業知識。令學校成為一間提供優質教育的學校,上述三個要素是互相影響的,其者關係如下圖所示:
(二)印弟安納州「校本培訓方案」
美國印弟安納教育中心曾為印第安州教育署提供方案,提出有關校本文化教師專業發展的原則:
‧ | 教師專業發展應以校本為主,因應學校的需要、辦學宗旨,將教師專業發展納為學校改革部份,則既可善用資源,亦可引進教師參與,使教師專業能夠連貫持續地發展。 |
‧ | 具系統的安排及導師的指導;結合相關理論、示範、實習及回饋等,加強教師之間的互動,並組成校內核心小組,讓導師或顧問離去後仍可跟進發展活動。 |
‧ | 團隊形式;教師成立討論、學習小組或推行同輩導師制,互相支援配合,進行團隊學習。 |
‧ | 融入學校生活,使之成為學校政策、預算和制度的一部份,發展出一種「探問」的文化,並給予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以便教師間分享、討論和研究,或協助安排工作坊、建立同輩導師制等。 |
‧ | 評估成效;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的成效需進行評核,而焦點須集中於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
(三) 校本培訓
甲) 真理浸信會屬會學校的校本培訓
現分析真理浸信會屬會學校與美國印第安納教育中心所提供的方案是否有相一致之處:
‧ 教師專業發展應以校本為主
本校注重引進教師意見,每年派發學校自我評估表,讓教師透過反思給予學校意見,檢討並修訂學校每年的發展方向。
‧ 具系統的安排及導師的指導
本校每年系統性地策劃培訓活動,成立培訓小組專責編訂全年培訓計劃,讓教師們彼此交流、分享,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以拓展他們的專業所長。培訓計劃內容多元化,包括:專業知識、健康、心靈、團隊精神等各方面;培訓活動包括:職業健康講座、「有效運用自我評估」工作坊、「如何承擔壓力」工作坊、綜合教學專題講座、等。
‧ 團隊形式
本校十分注重團隊工作,成立了不同的功能小組,包括:課程、兒童發展、評估、資源運用的管理以及支援服務等;小組之間彼此交流、檢視,促進工作的改善,以達致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果效。
‧ 融入學校生活
本校將發展活動融入學校的生活。例如:本校注重品德教育,去年的發展方向便是針對教師品德的提升而訂制。本校策劃「教師發展日」活動,透過校監的訓勉、靈修分享及合作活動,提升教師的基督徒使命感,促進其品德發展;此外,本校定期與教師分享有關品德的文章,旨在提升其品德方面的素養,使教師透過身教給予學生正面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將品德教育融於日常教學中。
‧ 評估成效
本校注重評估成效,每年均派發學校自我評估表,讓教師提供意見,評估教學質素及反思、修定策略,以給予學生更有效之教學內容。「教師發展日」過後,將請教師填寫問卷或抒寫個人感受,以便校方了解所提供之培訓活動能否達到預期的成效。
本校十分清楚:培訓教師的知識、技能及態度對於學校發展非常重要,因而積極地推動校本培訓。校本培訓不但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專業技巧,亦可以針對學校的發展方向推行有系統的培訓計劃,讓教師清晰地了解到學校的發展方向。舉例來說:本校06-07年度參加了由中文大學舉行的「健康幼稚園獎勵計劃」,學校的發展重點是推行健康校園,故當年度之培訓計劃便針對此發展方向編訂,並配合開展了一系列培訓活動。例如,本校透過「教師導向日——簡介健康幼稚園 」活動,幫助教師認識“健康幼稚園的計劃”,同時也[J1]安排教師參加有關心靈健康的講座,配合建立教師的健康心靈。
乙) 校本培訓對提昇教師專業能力的作用
教統局的表現指標分四大範疇:1)管理與組織;2)學與教;3)機構文化;4) 針對兒童發展所給予的支援。本校按此標準,運用每年的學校自評報告進行全面自我檢視,然後依檢視結果訂定學校的發展方向,並編制全年培訓計劃。本校透過教師培訓,令老師明瞭學校的發展方向及其所需改善之處,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了教師的知識和教學技巧。
‧ 加強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
本校每學年初舉行“教師導向日”活動,透過專題講座或工作坊介紹學校的發展方向,校監也於導向日訓勉教師,向職員?解教師手冊,使其對學校的辦學宗旨更具認同感。
‧ 針對學校的發展需要,切合學校需求
本校策劃培訓計劃時,密切配合自身的發展需要,將相關元素加入培訓內容,以幫助學校發展。例如:2006-07年度,本校致力發展健康幼稚園,故在當年度的培訓計劃(如教師導向日、講座、教師競技日等)內加入了健康元素;一方面擴充了教師的健康知識,另一方面鼓勵他們身體力行:不僅要有健康的心靈,也要勤做運動,擁有健康的體魄。
‧ 建立團隊合作精神
本校藉著培訓活動建立團隊合作精神。例如在“團隊訓練活動 ”中,教師不僅個人要通過重重困難的考驗,還需要彼此配搭,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便藉此建立起來。同時,校本培訓讓教師更清楚學校的宗旨和發展方向,使教師們工作路向清晰,能夠彼此同心建立團隊。
校本培訓雖能幫助學校的發展及管理,卻也存在一些問題。現分析如下:
‧ 重點發展容易顧此失彼
針對學校的發展方向來策劃校本培訓,雖能幫助學校發展,卻由於是針對性地推行,難以照顧到教師其他方面的發展。例如,當學校重點發展幼兒音樂時,培訓方向便側重於幼兒音樂,而忽略了其他科目的發展,這會令教師不能全面地掌握各科的技巧,從而對學校的其他發展形成阻力。特別是新入職的教師,由於對機構文化尚未完全掌握,更難以發揮其教學功能。
‧ 教師進修承擔雙重壓力
教師本身進修校外專業課程,工作之餘,除需應付進修學習及功課的壓力外,校本培訓亦給予教師沉重的壓力。這將使教師們疲於奔命,難有閒暇準備教材上課,並常常感到身心疲累。
此外,如果過於著重校本培訓,還容易形成閉門造車的情況,即對外界之教育新理念不認識,令教師發展空間狹窄;學校會因此故步自封,難以配合社會教育需求的發展。
丙)校本培訓之我思
校本培訓雖有不足之處,然而,它確實能配合校本管理,了解學校的強弱機危,策劃發展及培訓方向,提升學校教育質素,故其不足之處可以藉其L方面補足。承如美國印弟安教育中心提出的五個方案,可供我們借鏡參考。
‧ 具系統的安排及導師指導
學校可以設立師徒制,建議由資深教師帶領新入職的教師,透過示範、實習及分享回饋,讓新入職的教師清晰學校的教育理念及發展方向;同時成立核心小組,設立不同的功能小組,如:課程小組、兒童發展小組、自評小組、體藝小組或技術支援小組等,讓教師各從其職,發揮其功能,協助學校全面推行的活動,並檢視學校發展情況。
‧ 教師專業發展
鼓勵教師積極進修(如鼓勵教師報讀大學院校的證書及學位課程),提升教師專業知識,擴闊學習領域,跳出校本培訓框框,增廣視野,讓教師有更多機會汲取專業知識。同時,安排教師將所學的新理念或新的教學法於校內分享、討論、研究。學校鼓勵教師自發學習的精神,鼓勵教師建立彼此分享、交流的文化,將對外新教育理念引入學校,彼此交流、增進教師的專業知識。
‧ 融入學校生活,使之成為學校政策、預算和制度一部分
成立專科小組,讓具該方面才華的教師負責策劃課程,如:幼兒音樂課程的策劃,由具經驗及知識的教師策劃課程,發展出一種「探問」的文化;學校則給予時間及資源的支援,安排工作坊及研討會或分享會議,建立教師同輩導師制,以其專長與其他教師分享、交流,令各教師所長得以發揮,互補不足,達致善用教師專長之果效。
‧ 團隊形式
學校注重團隊文化,成立支援小組,不僅成立討論、學習小組互相支援,也透過支援小組關心教師心靈需要,給予安慰、支持及鼓勵。此外,成立教師加油站,除安排專業知識工作坊、講座外,更安排教師團體活動,透過輕鬆的活動,如戶外燒烤、團隊遊戲等增進教師間之溝通及關係;同時亦關懷教師情緒需要,耐心聆聽教師的心聲,藉此減輕教師承受的壓力。
‧ 評估成效
學校於培訓活動後,派發問卷給予教師,透過問卷調查,了解評估的成果,收集教師意見並了解教師期望培訓的題目,藉此修訂及改善培訓活動,以符合教師期望及需求。
綜合以上的分析、反思,可知校本管理、校本培訓及教師專業發展的關係非常密切,而當中學校管理層的角色則非常重要。管理層要清晰學校的需要,了解教師的質素,檢視學校的發展需要,並且按校本需要按部就班,制定最切合學校和學生需要的發展目標,來推動校本管理架構,為優質教育作好準備。同時,教師具備專業知識,發展所長,便可配合學校發展需求,推動校本管理。此外,按學校發展需要策劃校本培訓講座、工作坊等,可適切配合學校發展需要,更能提升學校優質的教育。
綜合而言,校本管理、校本培訓及教師專業發展三者必須平衡互補,學校需按校本的需求、教職員質素籌劃校本管理,推行校本培訓及鼓勵教師提升專業發展。結合了三者的功能,加以配合現今教育改革方向,便可提升學校教育質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