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溫室里的花朵
------------------感受日本幼兒教育
年底,我作為由全國婦聯組織的“中國兒童工作考察團“其
中的一員,到日本的東京、京都、大阪等城市進行參觀訪問,收獲良多,感慨萬千。
(一)與國內幼兒園追求高檔、豪華、現代化的設備相比,日本幼兒園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簡樸
日本國家發達,科技先進,這是有目共睹,無可爭議的,就連我們自己家中的電器用品也多數產自日本。在這如此先進、如此重視教育的國家,幼兒園的硬件理所當然也會是最棒的、最好的,這是我還沒有來日本前的想法。但是,在組織者讓我們參觀訪問的幼兒園里(公立的墨田區立第三寺島幼兒園和私立的明德幼兒園)所見所聞,出乎意外,真讓我大跌眼鏡。幼兒園不論是公立的(由政府辦的,教師可以享受公務員的待遇),還是私立的(由教會寺廟辦的),他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樸,看不到一點“豪華”和“現代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鋼琴、一台電視機和一台手提式的收錄機,是顯得稍微“高級”一點,其硬件均比起我們國內要求的“五機一幕”相差較遠。至于幼兒的玩具,則是一些硬紙皮、大小各異的包裝箱、報紙、尼龍繩、木或竹制筷子、還有大量的圖書,任由孩子堆砌、塗烏、剪貼、玩弄,只見幼兒樂在其中。
幼兒園找不到現代化的設備和琳琅滿目的高檔玩具,這與日本先進發達的科技社會似乎形成強烈的反差。殊不知,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體現以人為本、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發揮自己的潛能,不能變為“成品”的奴隸,科技的進步,使人們形成更大的生存壓力,營造“適者生存”的氛圍,合理的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通過環境進行教育,從而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讓孩子受益終生。反觀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但幼兒園都要追求裝修豪華,玩具、設備設施高檔,一定要越高級越自動化越好,這些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頗值得我們三思!
(二)“愛惜生命”是人生的第一課,生存能力的培養不可忽視。
8年前有關中日少年的《夏令營中的較量》,至今令我耿耿于懷,記憶猶新。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看見我們的孩子在與日本孩子的較量中,屢屢落敗,真不是滋味。我一直在思考,在一個人成長和打基礎的幼兒期,我們有哪些工作是做得不夠好的。所以,這次到日本,我首先就迫切了解日本幼兒教育者是如何對孩子進行“生存和抗挫折”方面的教育。但是當我把問題提出來時,他們輕描淡寫地說沒有專門設置有關的教育內容。我在翻閱教師的教案時,也只是發現他們定期有“避難訓練”。教師在教案中寫到有關這類訓練的要求,大概是提醒孩子們遇到突發災難時要怎麼辦,以及作為教師指導孩子時要注意的地方,盡量不要增加孩子的恐懼感等等。再與校長交談,才知道這是日本文部省(相當于國家教委)要求學校每學期都必須組織一次這樣的訓練,而日本是把一年分為三學期的。
日本幼教五大領域,第一點就是“愛惜生命,體貼關心別人”。學校教育體制一貫性的目標是“在寬松的環境中培養生存能力”。曾有報道:1995年日本關西地區大地震,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女孩子,能把母親從倒塌的廢墟中救出來,自己也安然無恙。原來她就是按在學校里學的避難程序做的。難怪日本的孩子在夏令營中能很好的保護自己,知道如何保存體力,知道不到最後關頭決不把水喝光。反之,我們國內的許多孩子,萬千寵愛集一身,跌倒了不會自己爬起來,不懂得照顧自己,沒有起碼的自理能力。故不少學校都盡量不組織學生出外活動,導致孩子們生存能力差,因噫廢食,形成惡性循環,孩子哪有隨機應變、自護自救的本領呢?我們這些只適合溫室生長的嬌花,怎能長成參天大樹、國家棟梁呢?
稍感欣慰的是,國內有些幼兒園已意識到了,開始有涉及這些方面的教育內容了。如教師布置孩子的思考題是“發生火災時該怎麼辦?”“火場逃生的正確方法有哪些?”這些微露的署光是可喜的,畢竟,這也是綜合素質教育的內容啊!
(三)日本孩子穿得少的背後。
初到日本東京,陰雨綿綿,室外溫度只有8攝氏度。那天我們參觀的幼兒園和學校,看見日本的孩子的穿衣,只有一句形容“穿得少”。他們的校服均為呢子長袖上衣,配同色的短褲或短裙,他們只穿白色短襪,所以膝蓋上下一大截外露在寒風中,皮膚看上去紫紅色,但是他們毫無寒意,滿不在乎的樣子。在室內有暖氣時,他們更是只穿一件薄薄的襯衣。我也發現我的學生,隨父母來日本幾年後,也變得穿少了。他們說這是習慣問題,日本的父母從小就不讓孩子多穿,目的是讓孩子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看看我們國內的孩子,那些獨生子女,父母太緊張,孩子嬌生慣養,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口袋怕丟了。再看看日本街上匆匆行人,也是穿得很少,就連躺在嬰兒車上的小嬰兒,也是露出一大截膝蓋,真的佩服他們。
類似的許多細節都可以發現中日兩國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差異:後者讓孩子置于苦境而後生,可謂“先苦後甜”:前者讓孩子置于蜜罐而怕苦,這容易讓中國的孩子生活磨練少,缺乏生活閱歷,意志不堅強,心理素質差。
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在日本的所見所聞使我受到很大的震動。“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要讓我們的民族不落後于別人,我們要從孩子抓起。這一切,需要我們每位家長和幼教工作者齊努力啊!
------------------感受日本幼兒教育
年底,我作為由全國婦聯組織的“中國兒童工作考察團“其
中的一員,到日本的東京、京都、大阪等城市進行參觀訪問,收獲良多,感慨萬千。
(一)與國內幼兒園追求高檔、豪華、現代化的設備相比,日本幼兒園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簡樸
日本國家發達,科技先進,這是有目共睹,無可爭議的,就連我們自己家中的電器用品也多數產自日本。在這如此先進、如此重視教育的國家,幼兒園的硬件理所當然也會是最棒的、最好的,這是我還沒有來日本前的想法。但是,在組織者讓我們參觀訪問的幼兒園里(公立的墨田區立第三寺島幼兒園和私立的明德幼兒園)所見所聞,出乎意外,真讓我大跌眼鏡。幼兒園不論是公立的(由政府辦的,教師可以享受公務員的待遇),還是私立的(由教會寺廟辦的),他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樸,看不到一點“豪華”和“現代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鋼琴、一台電視機和一台手提式的收錄機,是顯得稍微“高級”一點,其硬件均比起我們國內要求的“五機一幕”相差較遠。至于幼兒的玩具,則是一些硬紙皮、大小各異的包裝箱、報紙、尼龍繩、木或竹制筷子、還有大量的圖書,任由孩子堆砌、塗烏、剪貼、玩弄,只見幼兒樂在其中。
幼兒園找不到現代化的設備和琳琅滿目的高檔玩具,這與日本先進發達的科技社會似乎形成強烈的反差。殊不知,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體現以人為本、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發揮自己的潛能,不能變為“成品”的奴隸,科技的進步,使人們形成更大的生存壓力,營造“適者生存”的氛圍,合理的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通過環境進行教育,從而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讓孩子受益終生。反觀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但幼兒園都要追求裝修豪華,玩具、設備設施高檔,一定要越高級越自動化越好,這些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頗值得我們三思!
(二)“愛惜生命”是人生的第一課,生存能力的培養不可忽視。
8年前有關中日少年的《夏令營中的較量》,至今令我耿耿于懷,記憶猶新。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看見我們的孩子在與日本孩子的較量中,屢屢落敗,真不是滋味。我一直在思考,在一個人成長和打基礎的幼兒期,我們有哪些工作是做得不夠好的。所以,這次到日本,我首先就迫切了解日本幼兒教育者是如何對孩子進行“生存和抗挫折”方面的教育。但是當我把問題提出來時,他們輕描淡寫地說沒有專門設置有關的教育內容。我在翻閱教師的教案時,也只是發現他們定期有“避難訓練”。教師在教案中寫到有關這類訓練的要求,大概是提醒孩子們遇到突發災難時要怎麼辦,以及作為教師指導孩子時要注意的地方,盡量不要增加孩子的恐懼感等等。再與校長交談,才知道這是日本文部省(相當于國家教委)要求學校每學期都必須組織一次這樣的訓練,而日本是把一年分為三學期的。
日本幼教五大領域,第一點就是“愛惜生命,體貼關心別人”。學校教育體制一貫性的目標是“在寬松的環境中培養生存能力”。曾有報道:1995年日本關西地區大地震,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女孩子,能把母親從倒塌的廢墟中救出來,自己也安然無恙。原來她就是按在學校里學的避難程序做的。難怪日本的孩子在夏令營中能很好的保護自己,知道如何保存體力,知道不到最後關頭決不把水喝光。反之,我們國內的許多孩子,萬千寵愛集一身,跌倒了不會自己爬起來,不懂得照顧自己,沒有起碼的自理能力。故不少學校都盡量不組織學生出外活動,導致孩子們生存能力差,因噫廢食,形成惡性循環,孩子哪有隨機應變、自護自救的本領呢?我們這些只適合溫室生長的嬌花,怎能長成參天大樹、國家棟梁呢?
稍感欣慰的是,國內有些幼兒園已意識到了,開始有涉及這些方面的教育內容了。如教師布置孩子的思考題是“發生火災時該怎麼辦?”“火場逃生的正確方法有哪些?”這些微露的署光是可喜的,畢竟,這也是綜合素質教育的內容啊!
(三)日本孩子穿得少的背後。
初到日本東京,陰雨綿綿,室外溫度只有8攝氏度。那天我們參觀的幼兒園和學校,看見日本的孩子的穿衣,只有一句形容“穿得少”。他們的校服均為呢子長袖上衣,配同色的短褲或短裙,他們只穿白色短襪,所以膝蓋上下一大截外露在寒風中,皮膚看上去紫紅色,但是他們毫無寒意,滿不在乎的樣子。在室內有暖氣時,他們更是只穿一件薄薄的襯衣。我也發現我的學生,隨父母來日本幾年後,也變得穿少了。他們說這是習慣問題,日本的父母從小就不讓孩子多穿,目的是讓孩子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看看我們國內的孩子,那些獨生子女,父母太緊張,孩子嬌生慣養,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口袋怕丟了。再看看日本街上匆匆行人,也是穿得很少,就連躺在嬰兒車上的小嬰兒,也是露出一大截膝蓋,真的佩服他們。
類似的許多細節都可以發現中日兩國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差異:後者讓孩子置于苦境而後生,可謂“先苦後甜”:前者讓孩子置于蜜罐而怕苦,這容易讓中國的孩子生活磨練少,缺乏生活閱歷,意志不堅強,心理素質差。
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在日本的所見所聞使我受到很大的震動。“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要讓我們的民族不落後于別人,我們要從孩子抓起。這一切,需要我們每位家長和幼教工作者齊努力啊!
留言